先就业再创业
才能让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人物名片
刘汴生,男,汉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业经济专业硕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院长、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河南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会长、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企业管理与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河南营销协会专家委员,获“河南省十大营销策划专家”“河南省十大管理英才”等称号。曾为数十家企业改制,并运作多家公司上市。
1970年,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初中刚毕业的刘汴生便面临无学可上的境地,只能响应当时社会号召,到十八里河参加“上山下乡”运动。自幼喜欢读书学习的他在“上山下乡”运动中,也没有放弃读书,一有空,他就拿出书本看上几眼,这种习惯伴随了他的一生,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1975年,刘汴生被分配到河南省运输大队当调度员。调度员的工作单调且枯燥,刘汴生便以读书学习为乐趣,1979年,刘汴生考上了河南电视广播大学机械专业,开始了他为期三年的脱产学习。1985年,从河南电视广播大学已经毕业三年的刘汴生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于当年被河南财经学院(现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聘任。1988年,研究生毕业的刘汴生成为河南财经学院的一名老师,1990年被评为讲师,1995年被评为副教授,2000年被评为教授,期间担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院长、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直到2013年退休。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刘汴生还对上百家企业进行了上市指导,并帮助10多家企业成功上市。2015年5月9日,刘汴生被河南青年报社聘为大学生创业导师。■河南青年报记者 熊丙灿/文 徐宗福/图
河南青年报记者专访刘汴生:
河南青年报记者:现在国家在提倡“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也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请问您怎么看待国家这一大政方针?
刘汴生:创业和创新密不可分,创业就是创造一个新的事业,而创新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创业,这些创业既包括大学生等社会群体的初次创业,也包括一些企业转型的二次创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为创业提供了平台和技术手段,创业创新是一种趋势,是不可逆的,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既符合我国国情,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手段。
河南青年报记者:现在有不少大学生正在创业或者准备创业,您在企业和学校都有丰富的经验,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刘汴生:大学生创业和他学的专业、家庭背景、人际关系都有很大的关系,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创业的认识也就不同。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了不少知识,但是他们缺乏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这时候就需要你先就业,先入门,跟着师傅熟悉一个事业,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然后再进行创业。先“跟”后“创”,先当“学生”,后当“老师”,先当“下级”,后当“上级”,从别人身上学习技能,吸取教训,成功的几率才会增高。
河南青年报记者:您觉得创业最需要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刘汴生:创业家和企业家是有很大区别的,创业家最需要的基本素质是胆识,然后是见识和知识,而企业家最需要的素质是能力,然后是见识、胆识和知识。创业的过程中,你会面临许多难题,很多人很多时候看到这些问题是没有胆量进行创业的,所以胆识对于创业者来讲是最重要的,激情、勤奋、努力、吃苦耐劳也是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河南青年报记者:不少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都会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难题,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刘汴生:钱是跟人走的,资金在追人和项目,只有你的项目你的团队足够好,你是不会缺钱的,会有大把的人和钱来给你投资,帮你解决问题。所以大学生创业者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项目经营规划好,钱和技术都不是问题。
河南青年报记者:《河南青年报》是河南省唯一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性报纸,一直致力于帮扶大学生和青年人就业创业,在今年省两会上,10位大学校长联名提出设立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节,目前省人大已批复团省委等9厅局执行,我们河南青年报社是主办单位,请问您怎么看待“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节”和“河南省大学生创业交流活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