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彩陶:利用宜昌本土的优质陶土,通过传统的制陶工艺,融入巴楚文化元素,采用书法、篆刻、绘画、浮雕等多种艺术装饰手法,制作出来的艺术品。
2018年,宜昌彩陶制作技艺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7月20日,走进城区715创意园里的宜昌彩陶工作室“夷陶坊”,瓶瓶罐罐间,宜昌彩陶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康正专心致志地捏塑拉坯,一旁的游客们亲眼见证从粗陋不匀的初制泥坯,到渐渐展露出精致真容的陶器,体验美好诞生那一刻的欣喜。赏非遗彩陶,忆悠久历史,学制陶技艺……这个文创旅游体验基地已成为宜昌城区新文化地标。
“宜昌有‘西部陶都’的美誉,产出的陶土质地能和江苏宜兴的紫砂相提并论。”徐康介绍,每年景德镇许多陶瓷厂都会来宜运输陶土,用于制作景德镇陶瓷。
优质的原料成就优质的作品。记者在“夷陶坊”看到,一尊尊形态各异的陶器,再加上一抹绮丽釉色,既落落大方,又细腻灵动,将陶的硬、釉的柔恰如其分地糅合,生动而形象地演绎着巴楚风情。
51岁的徐康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对宜昌陶器的制作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各个制陶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撰写了多篇关于宜昌彩陶的研究文章,成为宜昌彩陶技艺的核心传承人。
为了改变非遗文创产品“大众不精致,精致不大众”的现状,近年来,西陵区文化和旅游局加大非遗文创研发力度,结合旅游市场需求,让非遗文创产品“见人见物见生活”。
2017年,“夷陶坊”陶艺体验基地应运而生,成立了以徐康为首的文创产品研发小组,目前已拥有创意产品10多个品种,在城区东山文化城、夷陵广场古玩一条街及电商平台都设有销售点,部分彩陶精品可谓“一陶难求”。
“宜昌彩陶文创产品一直都很受消费者青睐,但因彩陶制作工序繁琐,因此产量不太高,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徐康坦言,目前,“夷陶坊”主攻培训和教学,长期为西陵区和伍家岗区的美术教师开展陶艺技能培训,还和多个研学基地合作,提供优质课程及师资;为特殊教育学校、五峰及宜昌周边村民传授陶艺技能,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文旅融合给非遗文创产品创造了广阔的舞台。这些非遗技艺转化成文创产品,通过市场,融入了消费者的生活中,再次焕发生命力,成为极具鲜明性和辨识度的形象符号,不仅提高了附加值,更为消费者提供了文化的给养。”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罗春烺说。